
城市綠化越做越精致,但一條不起眼的回填縫,卻常讓CPVC電力管“骨折”。過淺的覆土擋不住樹根、碾輪和雨水沖刷,電纜一旦裸露,跳閘、短路、漏電全找上門。別急著返工,三步厚度保障方案,把風險壓回去。
第一步,先量“身高”。用鋼釬在管頂隨機抽測六點,凡覆土不足30 cm的區(qū)域,插上紅旗拍照建檔。30 cm是綠化帶的底線,也是機械夯擊不會直接傷到CPVC的“安全盔”。
第二步,分層回填“三明治”。底部用10 cm厚粗砂找平,既穩(wěn)管又排水;中部回填現(xiàn)場拌合的“種植土+20%砂”混合料,每15 cm一層,人工木夯輕拍,壓實度≥85%,既給草根留空隙,又讓管壁均勻受力;頂部再鋪10 cm純種植土,保證草籽著床。三層總厚≥45 cm,把機械碾壓、樹根擠壓、凍脹上頂?shù)娜貨_擊層層消解。
第三步,加設(shè)“警示帶”。在管頂上方20 cm處,全長鋪設(shè)印有“下有電纜 嚴禁深挖”的黃色警示帶,寬度≥30 cm。日后養(yǎng)護工人補苗、埋肥,鐵鍬一碰到亮色帶子就停手,避免二次傷害。
有人擔心加厚回填會抬高綠地形,導(dǎo)致積水爛根。把混合土改成“種植土+珍珠巖”就能兼顧透氣與保水;若現(xiàn)場標高受限,可局部下沉電纜井,讓管道“躺”進淺溝,仍保持30 cm覆土,景觀坡度不變。
施工完別急著走人,做兩項自檢:一、灌水沉降試驗,24 h內(nèi)沉降<5 mm為合格;二、滿載碾壓試驗,讓5 t壓路機慢速往返三次,管壁無裂紋、無回彈異響,方可交付綠化隊種草。記錄影像資料,方便物業(yè)后期巡查。
綠化帶不是電纜的“敵人”,只要回填厚度給夠,cpvc電力管就能與花草一起安全生長。三步到位,少一次搶修,多一片綠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