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零下二十五度的清晨,呼倫貝爾的風像刀子一樣刮過基坑。普通管材此時脆得像玻璃,而MPP電力管卻要在這種環境里被埋入地下,為城市供電“生命線”保駕護航。如何讓管材不裂、焊口不脆、回填不凍?我們總結出一套“寒區mpp電力管安裝流程優化方案”,把傳統7天工期壓縮到3天,同時把事故率降到0。
一、材料進場:先“熱身”再卸車
1. 管材到貨立即放入40℃恒溫棚,逐根升溫≥8小時,內外壁溫差≤5℃,杜絕低溫脆裂。
2. 密封帽隨卸隨蓋,防止雪水進入內壁;夜間加蓋雙層棉被,避免二次降溫。
二、溝槽開挖:窄一點、暖一點
1. 寬度比管外徑多30 cm即可,減少凍土暴露面;挖出的土分“好土”“凍土”兩堆,好土用保溫毯覆蓋,留作回填。
2. 槽底鋪10 cm厚泡沫保溫板,再鋪5 cm干砂,形成“地暖墊”,防止管底結冰懸空。
三、熱熔焊接:三溫三壓,低溫也牢靠
1. 焊機進保溫棚預熱30 min,加熱板溫度比常溫提高10℃,達到220±2℃。
2. 管材對口前用熱風槍二次預熱,端面溫度≥15℃,防止“冷焊”。
3. 切換階段≤3 s,冷卻階段延長20%,讓焊口在“溫室”里緩慢降溫,韌性提升30%。
四、防凍回填:三明治結構
1. 第一層:管頂20 cm內用≤5 mm干燥細砂,手夯三遍,密實度≥90%,切斷毛細水上升通道。
2. 第二層:鋪設電伴熱帶,自動恒溫5℃,像“電熱毯”一樣守護管道。
3. 第三層:原狀好土分層回填,每層虛鋪15 cm,小型振動夯走“井”字路線,壓實度≥93%。最上層30 cm用凍土回填,節省棄土外運成本。
五、質量驗收:低溫也要“雙盲”
1. 外觀:零下環境用低溫柔度儀抽檢焊口,-40℃沖擊無裂紋。
2. 氣密:0.1 MPa氣壓保壓1小時,壓降≤0.005 MPa。
3. 隱蔽前拍三張照片:焊口編號、電伴熱帶鋪設、分層回填厚度,存檔備查。
六、應急預案:寒潮突襲也能“秒回溫”
1. 現場備2臺柴油暖風機,溫度驟降時30分鐘內讓工作面升溫到5℃。
2. 回填土結凍?用移動式蒸汽發生器,10分鐘解凍1 m3,不耽誤連續作業。
3. 焊機故障?備用焊機5分鐘吊裝到位,確保“人歇機不歇”。
七、成本與效益:數字說話
按DN200×1000 m計算,傳統冬季停工需等待90天,直接成本增加25萬元;采用本方案,材料預熱與保溫投入僅3.8萬元,卻提前87天送電,多創造供電收益120萬元,投入產出比1:31。
八、結語
寒區不是禁區,只要讓管材先“暖身”、焊口“慢冷”、回填“蓋被”,MPP電力管在-25℃也能像常溫一樣柔韌。把這套流程寫進施工組織設計,下次寒潮預警響起,你的工地照樣機器轟鳴,進度條一路綠燈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