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地上的pe管又出現虛焊,刨開一看,接口發灰、邊緣拉絲,老師傅搖頭:十有八九是加熱板溫度“撒謊”。別急著換設備,90%的“溫度不準”都能用3個步驟現場校準,省下一臺新機器的錢。
第一步:冷態基準點采集

關機靜置30分鐘,讓加熱板與環境同溫。用經檢定的數顯測溫儀在板面“九宮格”取9點,記錄最低值作為基準。若最低值比室溫高3℃以上,說明溫控探頭已偏移,需進入下一步。
第二步:升溫斜率修正
重新通電,設定220℃,同時用紅外測溫儀每秒記錄溫度。當顯示值達220℃時,立刻讀取紅外實測值。若差值>5℃,打開側蓋,找到“溫度偏移”電位器,順時針1格約調高3℃,逆時針則降低。調完再測,直到顯示值與實測值誤差≤2℃,鎖定電位器,并貼防拆封簽。
第三步:焊接驗證復測
切兩段同批次SDR11管材,按標準設定吸熱時間與冷卻時間,完成對接。待焊縫完全冷卻后,用刀片刮平,觀察翻邊對稱、無氣孔。再取同規格樣條做拉伸試驗,若脆斷位置在母材區而非焊縫,說明溫度校準成功,可批量作業。
記住:加熱板每連續工作50次或環境溫度驟變15℃以上,就重復一次校準。把這三步寫在機蓋內側,讓下一班同事一眼就能操作,工地再也聽不到“溫度不準”的借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