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水路改造完,打開試壓泵指針嗖嗖掉,回頭一看剛熱熔的PPR接頭竟冒出頭發絲一樣的縫隙。別急著砸墻換管,90%的縫隙都能補救。先搞清楚它為什么出現,再對癥下藥,比返工省一半時間和預算。
一、縫隙長什么樣
1. 外壁縫:接頭邊緣一圈細線,手摸有臺階感。
2. 內壁縫:管子插口處出現“月牙”陰影,用強光手電斜照可見。
3. 通縫:內外貫穿,試壓30分鐘掉壓0.05MPa以上,基本確定漏水。
二、四大真兇
1. 溫度跳表:熱熔器模頭實際溫度比顯示低10℃,PPR料沒完全熔融,粘接只完成70%。
2. 斜刀切割:手工鋸或磨片切口呈斜面,插入時一側先到位,另一側留空。
3. 插入速度過慢:熔融后超過5秒才插到底,表面已冷卻形成“假焊”。
4. 插深不足:管件承口深度20mm,只插進12mm,留下8mm空隙成為蓄水區。
三、不砸磚補救三步法
1. 停水泄壓:關閉總閥,打開末端龍頭,確認管內無水無壓。
2. 縫隙注膠:選用PPR專用修補棒,用熱風槍300℃將其熔成液態,沿縫隙勻速注入,見膠略溢出即停;常溫25℃下5分鐘固化,可耐1.0MPa。
3. 加強箍:在修補處外套不銹鋼304修補卡箍,寬度30mm,擰緊后形成二次密封,即使膠層老化也能擋水。
四、返工標準
出現以下任一情況必須切掉重做:縫隙寬度>0.3mm、通縫長度>承口長度1/3、管件已燒焦炭化。返工口訣:“一刀垂直、二刀倒角、三秒熱熔、四秒插到”。用專用剪管器保證切口與管軸垂直90°±0.5°,再用倒角器刮出0.5×45°坡口,熱熔器溫度穩定在260℃±5℃,管件與管材同時加熱,管壁出現0.5mm熔瘤時立即無旋轉插入,插到承口根部后保持3秒不動,自然冷卻。
五、試壓驗收
修補或返工完成后,用0.8MPa試壓30分鐘,壓降≤0.05MPa為合格;再升至1.0MPa運行10分鐘,接頭無滲漏、無變形,方可填埋。記得拍照存檔,后期隱蔽工程也能快速定位。
記住:PPR熱熔最怕“低溫、斜口、慢插”,只要控好溫度、切好口、一次插到位,縫隙就不會找上門。真出現小縫,先用修補棒救急,再套不銹鋼箍,比砸磚重換省上千元,水路安全也能穩穩過關。
.jpg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