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MPP電力管的敷設過程中,埋深是確保其長期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因素之一。若因前期設計考慮不周、施工操作不當或后期外部環境變化等原因導致埋深不足,管道在承受上部荷載、土壤壓力或外部沖擊時極易發生破損,不僅影響電力傳輸的安全性與可靠性,還可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。因此,當發現mpp電力管存在埋深不足問題并已出現破損或有破損風險時,及時采取有效的后期加固措施至關重要。
進行后期加固施工前,首先必須進行全面細致的現場勘查與評估。這包括準確測量管道實際埋深,與設計要求埋深進行對比,確定不足的具體數值;詳細檢查管道破損的位置、程度和類型,判斷是否存在結構性損傷;同時,探明管道周邊的土壤性質、地下水位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地下管線或構筑物,為制定合理的加固方案提供依據。根據勘查結果,結合管道的運行參數和周邊環境條件,由專業工程師設計針對性的加固方案,明確加固范圍、采用的技術方法、所需材料及施工工藝等。
常用的后期加固施工方案需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擇。若管道周邊有足夠的作業空間,且對周邊環境影響可控,可考慮采用開挖后增加覆蓋層厚度的方法。具體步驟為:首先在管道兩側及上方按規范要求進行人工或機械開挖,注意避免對原有管道造成二次損傷;開挖至設計深度后,對管體進行檢查和必要的修復,清除管周松散土壤;然后分層回填優質素土或級配砂石,并逐層夯實,確保回填土的密實度,從而增加管道的埋深和上方承載能力。
當單純增加埋深不可行或空間受限,或需進一步提高管道結構強度時,可采用混凝土包裹加固法。施工時,先對管道破損部位進行修復處理,確保管體表面平整、干凈;按設計要求綁扎鋼筋骨架,鋼筋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規范;支設模板,模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、剛度和穩定性,接縫處需嚴密以防漏漿;然后澆筑具有一定強度等級的混凝土,將管道部分或全部包裹,形成鋼筋混凝土保護層。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,方可拆除模板并進行回填。這種方法能有效提高管道的抗壓、抗沖擊能力。
對于埋深嚴重不足且周邊環境復雜的情況,可能需要采用鋼板樁支護或型鋼支架加固等更復雜的結構措施。鋼板樁支護通過在管道兩側打入鋼板樁形成圍護結構,以抵抗側向土壓力,防止開挖過程中邊坡坍塌;型鋼支架則可根據管道走向和受力情況,采用合適的型鋼(如工字鋼、槽鋼)制作支架,將管道架空或進行側向支撐,轉移部分外部荷載。此類方法施工技術要求較高,需由專業施工隊伍進行操作。
在整個加固施工過程中,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施工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。加強施工現場管理,設置警示標志,確保施工人員和過往行人、車輛的安全。施工前對所有參與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培訓,明確施工要點和注意事項。施工中做好質量控制,對每一道工序進行檢查驗收,確保材料質量合格、施工工藝符合要求。混凝土強度、回填土密實度等關鍵指標需按規定進行檢測。
加固完成后,應對加固效果進行驗收評估。通過外觀檢查、無損檢測、荷載試驗等方法,驗證加固后的管道是否達到設計要求的承載能力和安全性。同時,建立完善的后期監測和維護機制,定期對加固段管道進行巡查,觀察是否有新的變形或破損跡象,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,確保MPP電力管能夠恢復正常運行狀態,延長其使用壽命。
總之,MPP電力管埋深不足引發破損的后期加固是一項系統性工程,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,選擇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,并嚴格控制施工質量和安全。通過專業的勘查設計、規范的施工操作和有效的后期管理,才能確保加固工程的成功,保障電力管網的安全穩定運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