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PVC排水系統的安裝與維護中,管件就像連接管道的“關節”,負責引導水流、銜接管道,選對管件的類型和規格,直接關系到排水系統的通暢與穩定。不少人面對貨架上五花八門的pvc管件時,常犯難:“哪些是常用款?不同管件該配多大尺寸?”今天我們就來一次性說清PVC排水管件的常用類型,以及對應的適配規格,幫你快速理清思路。
首先,最基礎的管件是直接頭(也叫直通),它的作用很簡單——連接兩根同規格的pvc排水管,延長管道長度。比如家里陽臺排水管道不夠長時,用De110的直接頭就能把兩根De110的PVC管接起來。這里要注意,直接頭的規格必須和管道外徑完全一致,De50的管道就用De50的直接頭,大一點或小一點都無法密封。
接下來是彎頭,這是改變水流方向的核心管件,常見的有90度彎頭和45度彎頭。90度彎頭用于直角轉彎,比如衛生間立管轉水平管時會用到;45度彎頭則是緩轉彎,能減少水流阻力,適合長距離排水管道的轉向。更特殊的是存水彎——帶水封的彎頭,它能在管道內保留一段水,阻止下水道的異味反串到室內。比如洗手池下用的S型存水彎(De50),馬桶旁用的P型存水彎(De110),都是不能用普通彎頭代替的,否則家里可能會有難聞的下水道味。
然后是三通,用來連接三根管道,實現分流或合流。比如衛生間的主排水管(De110)要引出一根支管到洗手池,就會用到主管De110、支管De75的正三通;如果是屋面排水主管道(De160)分流到陽臺,斜三通(支管與主管成45度)會更順暢。選三通時要注意“主管+支管”的規格組合,必須和實際管道的外徑匹配,比如支管是De75,就不能選支管De50的三通。
四通則是三通的“升級款”,能連接四根管道,適合多排水點的場景。比如一個衛生間里有馬桶(De110)、洗手池(De75)、淋浴區(De75)三個排水點,用一個主管De110、兩個支管De75的四通,就能把這些排水匯總到主管道里。
除了連接類管件,固定類管件也很重要,比如管箍(卡箍),用來把PVC管固定在墻面或吊頂上,防止管道移位。它的規格同樣要對應管道外徑,De110的管道就用De110的管箍,卡緊后能讓管道更穩固。
還有地漏,這是地面排水的“入口”,衛生間、陽臺都離不開它。常用的地漏規格是De50(小面積陽臺)和De75(衛生間),要注意地漏的接口必須和排水管外徑一致——比如De75的地漏,得配De75的排水管,否則地面水可能排不出去。
最后是檢查口和清掃口,這是檢修用的管件。檢查口裝在立管上,每隔一層樓裝一個,方便疏通立管內的堵塞;清掃口則裝在水平管道的末端,用來清理水平管里的雜物。它們的規格也和管道外徑對應,De110的立管就用De110的檢查口。
說了這么多,總結一下PVC排水管件的選擇要點:先看“用途”——是連接、轉彎、分流還是固定?再看“規格”——管件的外徑要和管道外徑完全匹配。比如要接De110的管道,所有對應的管件(直接頭、彎頭、三通)都得是De110的;要做水封,就必須用存水彎而不是普通彎頭。
其實PVC排水管件的邏輯并不復雜,只要記住“對型對規格”,就能避開大部分選擇誤區。下次再選管件時,不妨先問自己兩個問題:“我需要這個管件做什么?我的管道外徑是多少?”答案清楚了,管件也就選對了。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