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下施工,PE燃氣管最怕“脆”。低溫熱熔焊接若控制不到位,焊縫易出現微裂紋、冷焊、虛焊,埋下燃氣泄漏隱患。以下五點,現場必須死磕。
一、焊前預熱:管端溫度先拉上來
環境溫度低于5 ℃時,管端內外壁已“冰涼”,直接加熱會導致表面熔融、內部仍硬,形成“夾生”焊縫。用熱風槍或紅外加熱帶,把待焊端0.5 m范圍內均勻預熱到15 ℃以上,手觸微溫即可,避免局部過熱導致氧化。
二、焊接溫度:讓熔池“喝飽”熱量
低溫下,熱損失快,必須上調熱板溫度。推薦210±5 ℃,比常溫提高10 ℃;同時延長加熱時間,壁厚≤11 mm的SDR11管,加熱時間由常溫的管壁厚×10 s改為管壁厚×12 s,確保翻邊對稱、飽滿,無“魚鱗”缺口。
三、切換時間:搶在“降溫”前合攏
從熱板撤離到管端合攏,操作窗口越短越好。低溫環境≤10 s,比規范縮短2 s,防止熔面溫度驟降形成冷焊縫。現場用秒表卡人、卡工序,兩人同步“抽板—合縫”,一氣呵成。
四、冷卻保護:讓分子鏈“長牢”
合攏后,禁止移動、風吹、水濺。低溫下PE分子鏈運動慢,冷卻時間延長20 %:110 mm管徑需保持≥14 min。用保溫毯包裹焊縫,避免驟降產生內應力。冷卻結束前,嚴禁進行壓力試驗或搬運。
五、外觀+無損“雙檢”:把缺陷留在現場
翻邊對稱、寬度一致,無孔隙、缺口,是肉眼第一步。隨后用超聲波掃查儀100 %檢測,重點看“V”型缺口深度>0.1 mm、局部未熔合。發現缺陷,立即切除重新焊接,杜絕帶“病”回填。
低溫焊接,拼的是細節。把預熱、溫度、時間、冷卻、檢測五關把牢,PE燃氣管才能在寒冬里“封”得住氣,守得住安全。
.jpg)
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