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“以前拉一條線要挖三天,現在半天就完事。”老張是鎮上電工,去年還在用pvc管,今年卻盯上了小型MPP電力管。原因無他:輕、韌、免吊車,兩個人就能干。下面這套5步流程,就是給鄉鎮施工隊量身定制的“傻瓜版”操作指南,零大型設備,零專利噱頭,看完就能上手。
一、工前“三看”
1. 看路徑:沿舊電桿走線,避開化糞池、自來水主閥。
2. 看埋深:車道下≥0.7 m,田埂≥0.5 m,凍土區加10 cm細砂墊底。
3. 看長度:單根MPP管6 m,提前數好根數,少截少焊,省熱熔電費。
二、溝槽“一鏟到位”
寬度=管外徑+30 cm,深度按上文埋深+5 cm余量。鄉鎮沒挖機?一把鐵鍬+鎬頭,兩人交替,1小時挖20 m。槽底用鐵鍬背拍平,撿凈碎石,再鋪5 cm細砂“軟床墊”,防硌傷。
三、管材“現切現焊”
1. 切割:用手鋸即可,切口垂直,毛屑朝外刮凈。
2. 熱熔:200 ℃±10 ℃,小型熱熔機接家用220 V,3分鐘升溫。管端對正后“一壓三秒”,凸緣2 mm即可,自然冷卻2分鐘,禁止用水淋。
3. 試壓:接頭完用手掰,掰不動算合格,無需水壓,鄉鎮施工省掉這一步時間。
四、放管“二人抬”
MPP管比重0.95,一根6 m僅28 kg,兩人抬著走。拐彎處用“人工彎”,把管材放地上,腳踩住中間,雙手慢掰,彎半徑≥75倍管外徑,掰完回彈不到1°,無需彈簧彎管器。穿電纜前,先拉一根φ4 mm鋼絲做引線,再綁電纜“一拉到底”,省去牽引機。
五、回填“兩夯一夯”
先回填15 cm細砂,用腳踩實;再回填原土,分兩次,每層20 cm,木夯拍平。最后一層高出地面5 cm,留自然沉降。車道處蓋一塊舊彩鋼瓦當“臨時鋼板”,防大車壓壞,24小時后撤掉,路面完好。
六、竣工“一張表”
路徑、長度、接頭坐標、埋深、照片,5項填完貼電桿上,下次檢修不挖冤枉溝。整個流程,兩人一天輕松干80 m,材料成本每米不到15元,比老式鋼管省一半,比PVC管多扛十倍壓力。鄉鎮電網改造,就該這么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