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暴雨說來就來,溝槽瞬間成“小水庫”,CPVC電力管若在水里泡三天,回填后沉降、錯位、絕緣值下降,全部返工。想在雨季把工期搶回來,先把水引走,再把坡穩住,最后把管護好,三步走,成本最低。
一、臨時排水:讓水先走
1. 三邊截水溝:在槽頂外0.5 m處,人工開挖30 cm×30 cm小溝,內鋪防滲膜,把坡面雨水直接引進路邊雨水井,減少槽壁沖刷。
2. 槽底集水坑:每20 m挖一個40 cm×40 cm×50 cm小坑,坑內放廢舊油桶(上沿低于管底10 cm),桶壁鉆孔,外包無紡布,秒變“沉淀+抽水井”。一臺2寸潛水泵輪流抽水,單日電費不到20元。
3. 管口封堵:Cpvc管熱熔封口帽,防止泥漿倒流;接頭處用自粘膠帶纏兩圈,避免進水降低絕緣電阻。
二、邊坡防護:讓土別跑
1. 彩條布+沙袋“快掛”法:坡面整平后,整張彩條布從上往下鋪,布頂壓沙袋,袋口朝外,像“瓦片”搭接,雨水順布而下,不沖溝。材料費每米3元,兩人1小時可鋪30 m。
2. 草簾生態墊:若停工超過一周,在彩條布上加鋪5 cm厚草簾,用U型釘固定,雨后草籽發芽,自然長成護坡草,省掉二次復綠。
3. 槽底微型臺階:把直壁改成30 cm一臺階,臺階面略向內傾,雨水下滲路徑變長,坡腳剪應力下降40%,塌方概率直線下降。
三、管道保護:讓管安心
1. 懸空置管:若積水無法當天抽干,用兩根Φ50 mm鍍鋅鋼管做橫梁,上鋪15 cm寬模板,把cpvc電力管整體架高15 cm,離開水面,避免浮管。
2. 砂枕墊層:回填前,先在管底兩側塞滿“砂枕”(編織袋裝中粗砂),高度到管徑一半,既穩管又排水,袋與袋之間留2 cm縫隙,形成暗溝,后續滲水沿縫隙流入集水坑。
3. 分段驗收:每完成20 m,做48 h泡水試驗,用500 V兆歐表測絕緣,≥50 MΩ方可回填,數據現場簽字,避免后期扯皮。
四、暴雨應急預案
1. 現場留“三件套”:潛水泵、30 m消防水帶、彩條布,下雨前10分鐘可鋪開。
2. 夜間值班表:雨量大≥15 mm/h,雙人通宵輪崗,每1小時測一次槽底水位,超30 cm立即啟動抽排。
3. 雨后復工令:水位退至管底以下、邊坡無新裂縫、絕緣復測合格,三方簽字后方可復工,把風險關在門外。
五、成本速算
按100 m溝槽計:截水溝+集水坑+彩條布+沙袋+潛水泵租賃,合計約1200元,僅占工程直接費的1.5%,卻可節省潛在返工費上萬元,雨季搶出來的工期,就是凈利潤。
結語
雨季施工,最怕“水+塌”。把臨時排水做成系統,把邊坡防護做成習慣,CPVC電力管就能在暴雨中穩如磐石。記?。核茸?,土別跑,管懸空,三招齊下,晴天不加班,雨天不返工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