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裝修或工裝項目里,pvc管是“常客”——從自來水輸送到污水排放,都能見到它的身影。但很多人不知道,PVC給水管和PVC排水管雖然長得像,用途卻天差地別,核心區別藏在壓力要求、耐溫能力、連接方式這三個關鍵點里。
先說說最核心的壓力等級。PVC給水管是“壓力管”,要把自來水從小區管網送到家里的水龍頭,得扛住管網內的壓力(比如高層住宅的水壓可能達到10公斤以上)。因此,給水管的壓力等級更高,常見的有PN1.0(每平方厘米扛10公斤)、PN1.6(每平方厘米扛16公斤)兩種,管壁也更厚實——比如同是DN50的管子,PN1.6的給水管壁厚度能達到3.7mm,而排水管可能只有2.0mm。反觀pvc排水管,它是“重力管”,靠水的自重往下流,幾乎不承受內壓,所以壓力等級通常在PN0.6以下,管壁薄、重量輕,成本也低很多。要是把排水管當給水管用,水壓一上來準爆管;用給水管當排水管,那就等于花“豪車的錢”買“自行車”,完全沒必要。
再來聊耐溫性能。PVC材質本身不太耐熱,但兩者的耐溫要求不一樣。PVC給水管要長期輸送飲用水,溫度變化會影響它的“抗壓壽命”——如果水溫超過45℃,管材會慢慢變軟、變形,時間長了接口就會漏水。所以給水管的使用溫度嚴格限制在0-45℃之間,絕對不能接熱水。而PVC排水管呢?雖然偶爾會碰到溫水(比如廚房的洗碗水、浴室的洗澡水),但因為它不用扛壓力,短期耐溫能到60℃,只要不是長期倒開水,問題不大。不過要注意,不管是給水管還是排水管,都別長期泡在熱水里,PVC畢竟是塑料,耐熱性有限。
最后說連接方式。給水管的連接要“嚴絲合縫”,因為漏水不僅浪費水,還可能泡壞墻面。常用的連接方式有兩種:一是PVC膠水粘接——把管材和管件的承插口擦干凈,涂一層膠水,用力插緊,等膠水干了就成了“無縫整體”;二是密封圈連接——大口徑給水管(比如DN100以上)常用這種方式,管材一端擴口,塞進彈性密封圈,再插入管件,靠密封圈的彈力密封,安裝更快。而排水管的連接就“隨意”多了,因為不用扛壓力,只要不漏水就行。常用的是承插粘接(和給水管類似,但不用擦得特別干凈,膠水涂勻就行),或者卡箍連接——用塑料或金屬卡箍把管材和管件卡緊,想拆的時候也方便。不過要提醒一句:給水管千萬別用卡箍連接,壓力一上來卡箍會松;排水管也別用密封圈連接,浪費錢還麻煩。
其實,PVC給水管和排水管的區別,說到底是“用途決定設計”——給水管要“扛壓、密封、穩溫度”,排水管要“輕便、好裝、省成本”。選的時候先想清楚:是送水還是排水?有壓還是無壓?搞懂這兩個問題,就不會選錯了。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