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地剛打完壓,接口卻沿焊縫裂開,返工費料還耽誤工期。熱熔對接強度不夠,往往是溫度、壓力、冷卻時間沒卡準,但肉眼看不出毛病,只能靠檢測。下面這4種辦法,不用昂貴設備,現場就能操作,幫你把隱患攔在通水前。
1. 焊縫外觀“三看”法
先別急著上儀器,把接口四周刨平,看溢料是否對稱、翻邊是否圓潤、有無氣孔與裂縫。翻邊寬度不足管材壁厚的一半,或者翻邊中心出現V形缺口,基本可判定為虛焊,直接返工,省得后續麻煩。
2. 手持拉力計快速抽測
切一段200 mm的短管,兩端夾持在手動拉力架上,勻速拉到管材屈服。若斷口落在母材區,說明焊縫強度高于管材本身;若斷在焊縫或熔合面,立即擴大抽檢比例。現場5分鐘出結果,比送實驗室快得多。
3. 切片顯微鏡微觀體檢
用小型手持切片機,在接口上取下2 mm厚圓環,砂紙拋光到800目后,放在50倍便攜式顯微鏡下觀察。正常熔合線應呈均勻波浪狀,無孔洞、無分界線。若出現連續黑色縫隙或成排氣孔,說明溫度不足或端面污染,需整段切除重焊。
4. 水壓爆破“終極驗證”
把焊好的管段兩端封死,注水排空氣后,用電動試壓泵緩慢升壓至1.5倍設計壓力,保壓30分鐘無滲漏,再繼續升壓直至爆破。合格接口爆破位置應遠離焊縫,且爆破壓力不低于同批次母材的80%。若提前沿焊縫撕裂,立刻停工排查熱熔機溫度與行程。
操作提示

- 冬季施工必須設防風棚,環境溫度低于5 ℃時,加熱板溫度再提高10 ℃,冷卻時間延長50%。
- 每次換班、換規格、換焊機,都要用以上方法連續做3組檢測,確認工藝穩定后再大批量作業。
- 檢測記錄拍照存檔,文件名帶上焊口編號,后期追溯不再翻箱倒柜。
把住檢測關,熱熔對接才能真正“熔”為一體,通水、通氣、通化學介質都能長期穩壓不滲。下次現場再遇到接口強度質疑,直接掏出這4招,誰也不敢說“差不多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