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城市電網升級,最怕“開膛破肚”。非開挖MPP電力管憑借耐高溫、抗腐蝕、環剛度高的優勢,成為穿越道路、鐵路、河道的首選。想把一根長管完好無損地送到地下指定位置,靠的是“鉆、擴、拉”三步協同。下面把現場最實用的操作細節一次講透,照做就能少返工。
一、施工前:把隱患留在地面
1. 資料收集:拿到最新地勘報告,用管線儀把地下2 m內所有金屬、光纜標記出來,誤差控制在10 cm。
2. 路徑復測:用RTK把設計中線放樣到實地,每10 m打一個木樁,再拉一條彩旗繩,肉眼可見是否避開雨污井。
3. 管材檢查:MPP管進場逐根目測,內壁光滑無裂紋,外壁凹槽深度<0.5 mm;用鋼卷尺量外徑,公差≤2 mm,否則退場。
4. 鉆機就位:履帶式水平定向鉆機開到工作坑,調平誤差≤1°,液壓油溫度35 ℃再開機,避免低溫高磨損。
二、導向鉆孔:一次成孔定生死
1. 鉆頭選型:軟土用φ73 mm板式導向鉆頭,砂礫層換為φ89 mm牙輪鉆頭,減少跑偏。
2. 入土角:常規取8°–12°,先挖0.8 m深導向槽,防止鉆頭“抬頭”。
3. 信號跟蹤:手持探棒每鉆進1 m測一次深度,發現偏差>3%立即回抽2 m,調整鉆頭面向角再進。
4. 泥漿配比:膨潤土4%+CMC 0.3%,馬氏漏斗黏度45 s,既護壁又攜砂;每30 min測一次比重,>1.15 g/cm3就加水稀釋。
5. 終點確認:鉆頭到達出口坑,深度誤差≤20 cm,高程誤差≤10 cm,再復測三遍,簽字后再進行下一步。
三、擴孔:把“小路”修成“大道”
1. 分級擴孔:φ200 mm管對應φ350 mm擴孔器,分φ200→φ250→φ300→φ350四級,每級回擴速度≤2 m/min,讓孔壁充分休整。
2. 泥漿升級:回擴時加入0.2%聚丙烯酰胺,提高攜砂能力;出口返漿含砂率<5%才算合格。
3. 異常處理:若扭矩突增>8000 N·m,立即停轉,回抽0.5 m,確認無塌孔后再低速前進,防止抱鉆。
四、回拖拉管:最后一哆嗦決定成敗
1. 管口封閉:熱熔焊φ200 mm同徑封堵帽,焊縫翻邊對稱,高度2 mm,防止泥水倒灌。
2. 回拖頭連接:使用萬向節+旋轉接頭,拉力通過管壁而非焊口,避免熔縫撕裂。
3. 拉力控制:按管徑×0.5 t/m計算,φ200 mm管最大拉力10 t;鉆機表壓超過12 MPa必須降速,嚴禁硬拉。
4. 勻速回拖:速度0.8–1.2 m/min,泥漿泵同步注入,孔內壓力維持0.2–0.3 MPa,既減阻又防塌。
5. 到位檢查:管頭出地面后,立即測量外露長度,與設計差值<50 cm;24 h后復測,回彈量<5 cm即為合格。
五、收尾與保護:讓管道三十年無憂
1. 注漿填充:用0.6:1水泥漿通過注漿管置換孔內泥漿,注漿壓力0.1 MPa,穩壓3 min,防止后期地面沉降。
2. 標樁埋設:在起點、終點、轉彎處各埋1.2 m高玻璃鋼標志樁,噴“電力MPP”紅字,方便后期巡檢。
3. 內窺檢測:用閉路電視檢測,管道無劃痕、無變形,評分≥90分方可回填。
4. 竣工圖:把實際軌跡坐標、深度、拉力曲線全部歸檔,交業主與城管各一份,避免二次施工誤傷。
六、常見事故與應急錦囊
1. 卡鉆:立即停拉,在卡點附近注入高黏膨潤土漿,浸泡30 min,再低速往復抽動,80%可解卡。
2. 焊口開裂:馬上剪除破損段,重新熱熔,翻邊冷卻時間≥4 min,未冷卻嚴禁拖動。
3. 地面隆起:發現隆起>2 cm,立刻降低泥漿壓力,并在出口釋放返漿,防止更大鼓包。
把以上步驟做成檢查表,每完成一項打鉤,現場簽字確認。非開挖mpp電力管施工不靠運氣,靠每一步的毫米級控制。照著手冊做,一次成孔、一次回拖、一次驗收,省下的不只是工期,更是城市暢通與百姓口碑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