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在城市電力管網的升級與新建工程中,非開挖mpp電力管導向鉆孔技術憑借其對交通影響小、施工效率高、環境破壞少等顯著優勢,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然而,這項技術的核心在于如何精確控制鉆孔軌跡,確保MPP電力管能夠按照設計路徑準確鋪設,避免對地下原有管線、構筑物以及周邊環境造成不必要的影響。軌跡精度控制不當,輕則導致管道鋪設偏差,影響后續穿纜和使用壽命,重則可能引發施工事故,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。因此,掌握有效的軌跡精度控制技巧,對于保障工程質量與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。本文將深入探討實現這一目標的五大關鍵技巧。
首先,詳細的前期勘察與設計規劃是軌跡精度控制的基礎。在施工前,必須對施工區域進行全面、細致的地質勘察,明確土層分布、地下水位、巖土性質等關鍵信息,這些直接影響鉆進阻力和導向的難易程度。同時,要利用專業儀器對施工路線上的地下管線進行詳細探測和準確定位,繪制詳盡的地下管線分布圖,為軌跡設計提供規避依據。基于勘察數據,進行精確的鉆孔軌跡設計,包括入土點、出土點、入土角、出土角、設計軸線以及各個關鍵點的坐標和高程,確保軌跡設計既滿足MPP電力管的彎曲性能要求,又能避開所有地下障礙物和不良地質區域。
其次,高精度導向儀器的選用與校準是軌跡精度的直接保障。導向系統是導向鉆進的“眼睛”,應選用性能穩定、精度高的專業導向儀器,其精度等級需滿足工程設計要求。在每一次開鉆前以及鉆進過程中,必須按照操作規程對導向儀器進行嚴格的校準,包括探頭校準、地面接收器校準等,確保儀器處于最佳工作狀態。特別要注意,在復雜電磁環境下或強磁場區域,應采取必要的抗干擾措施,或選用不受電磁干擾的導向技術,以保證接收信號的準確性和穩定性,從而為軌跡控制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。
第三,優化的鉆具組合與鉆進參數設定對軌跡精度影響顯著。根據前期勘察確定的地質條件,選擇合適的鉆頭類型(如先導鉆頭、擴孔鉆頭)和鉆桿規格。鉆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、剛度和韌性,以保證在鉆進過程中能夠有效傳遞扭矩和推力,并減少鉆桿的彈性變形對軌跡的影響。同時,要根據不同的地質層和鉆進階段,合理設定鉆進參數,如鉆進速度、扭矩、推力、拉力以及泥漿流量和壓力。例如,在軟土層中鉆進時,應適當降低鉆進速度,增大泥漿排量,以防止孔壁坍塌和維持孔內清潔;在硬土層或巖層中,則需要適當提高扭矩和推力,確保鉆進效率的同時避免鉆具受損和軌跡偏移。
第四,精準的鉆進過程控制與實時監測是保證軌跡精度的關鍵環節。鉆進操作人員需經過專業培訓,具備豐富的經驗和高度的責任心,能夠熟練解讀導向儀器反饋的數據,并根據實時的軌跡偏差情況,及時、準確地調整鉆進方向和姿態。在鉆進過程中,應嚴格按照設計軌跡進行,保持均勻鉆進,避免急加速、急減速或突然改變鉆進方向。同時,要對鉆進參數和軌跡數據進行實時記錄和分析,建立鉆進臺賬,通過對比設計軌跡與實際軌跡的偏差,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糾偏措施。當發現較大偏差時,應立即停止鉆進,分析偏差原因,制定詳細的糾偏方案后再繼續施工,切不可盲目糾偏,以免造成更大的軌跡誤差或孔內事故。
第五,專業的施工團隊與規范的操作流程是軌跡精度控制的組織保障。一個經驗豐富、配合默契的施工團隊對于工程的順利實施至關重要。團隊成員應包括技術負責人、安全員、鉆進操作手、測量員等,各司其職,協同作業。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,如設備定期檢查保養制度、安全操作規程、質量檢查驗收制度等,并確保所有人員嚴格遵守執行。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安全交底,提升其專業技能和安全意識,使其能夠熟練應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,從而從人員和管理層面為軌跡精度控制提供有力保障。
綜上所述,非開挖MPP電力管導向鉆孔技術的軌跡精度控制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,需要從前期勘察設計、設備選用校準、鉆具參數優化、過程實時監控到團隊操作規范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把控。只有將這五大技巧綜合運用到實際工程中,并不斷總結經驗、持續改進,才能有效提高鉆孔軌跡的精度,確保MPP電力管安全、高效、高質量地鋪設,為城市電力基礎設施建設貢獻力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