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PVC排水管的選型、安裝或采購過程中,很多人都會遇到一個共性困惑:明明標注的是外徑(比如De50、De75),實際用的時候卻需要知道內徑——畢竟內徑直接關系到排水流量、管道適配性,甚至會影響后期使用效果。今天就來拆解pvc排水管外徑與內徑的換算邏輯,附常用規格參數快速查詢表,幫你一次性搞清楚尺寸對應關系。
首先得明確兩個核心概念:外徑(De)是管道外壁的最大直徑,也是PVC排水管最常用的標注方式(比如裝修中常說的“50管”“110管”,指的就是De50、De110);內徑(dn)則是管道內壁的直徑,直接決定了流體的通過能力。很多人會想當然地認為“內徑=外徑-2×壁厚”,但這里藏著一個關鍵誤區:PVC排水管的壁厚并不是固定值——它取決于管道的壓力等級(如S1、S2、S4、S5級),等級越低(比如S5)壁厚越薄,等級越高(比如S1)壁厚越厚,承壓能力也越強。
比如同樣是De110的管道,S5級(輕量級,常用于普通家用排水)的壁厚是3.2mm,內徑約103.6mm;而S2級(重量級,用于高壓排水)的壁厚能達到8.1mm,內徑僅約93.8mm——兩者內徑差距近10mm,直接影響排水效率。因此,硬算不如查規格表,是最靠譜的方式。
下面整理了家裝和工程中最常用的PVC排水管規格參數(以GB/T 5836.1-2018標準的S5級為例,適用于普通家用、商用水管排水場景):
- De50(常見于洗手池、陽臺地漏):外徑50mm,壁厚2.0mm,內徑約46mm;
- De75(常見于廚房水槽、淋浴區排水):外徑75mm,壁厚2.3mm,內徑約70.4mm;
- De110(常見于馬桶、主排水管):外徑110mm,壁厚3.2mm,內徑約103.6mm;
- De160(常見于樓層主排水、地下室排水):外徑160mm,壁厚4.0mm,內徑約152mm;
- De200(常見于大型公建、小區總排水):外徑200mm,壁厚5.0mm,內徑約190mm。
需要注意的是,這些參數是常規S5級(輕量級)的標準值,若用于特殊場景(比如高壓排水、地下埋地管),需選擇更高壓力等級(如S4或S2),此時壁厚增加,內徑會相應減小。此外,不同廠家的產品可能存在±0.3mm的壁厚公差,實際采購時一定要確認廠家提供的參數表,避免尺寸不符。
其實,PVC排水管的外徑與內徑換算并不需要復雜公式,關鍵是“選對標注+查對規格”:先根據排水場景確定所需外徑(比如馬桶排水選De110,洗手池選De50),再根據使用場景的壓力需求(普通家用選S5級,高壓場景選S4級)查對應壁厚,最后算出內徑——或者更簡單的方式:直接對照廠家提供的規格表,一次性獲取外徑、壁厚、內徑的準確值。
最后提醒一點:不同標準(如GB/T 5836.1-2018)的參數可能有細微差異,實際應用中以廠家提供的檢測報告為準。掌握這些邏輯,就能避免“硬算內徑”的誤差,快速選到合適的PVC排水管。
.jpg)